检察日报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谢文英)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今天下午在京召开。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修正草案二审稿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与监察委的办案协调衔接机制,调整了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等内容。
网络安全法所确立的“代理式监管思路”与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应当有机衔接,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其实质是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认定本罪应坚持义务犯的法理。 司法上认定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应以“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为前提,这使得本罪的处罚对象不是中立帮助行为。适用本罪必须厘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监管刑事责任边界,防止不当扩大处罚范围;在网络服务提供者面临相互冲突的监管义务时,只要其履行其中一个义务且确实难以同时履行其他义务的
从修正草案的内容来看,此次修改主要涉及三大问题,即监察法所确定的新型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机制问题、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构建问题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的立法问题。我们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逐一论述,以期对推进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2018年8月17日下午,京都刑事律师独立出庭资格授予仪式暨刑事辩护专业化建设研讨会在北京总部召开,并吸引了来自法律行业的专家、律师、媒体等近百人参加。 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田文昌致辞。以下内容根据田文昌律师现场讲话整理。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届怀揣梦想却懵懂稚嫩的毕业生,要离开校园,踏入江湖。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长、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梁凤云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演讲,打动的不仅是毕业生,更有那些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尝遍的法律人。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主要规定在刑法的第294条,共有5款,涉及3个罪名。分别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1款)、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第2款)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3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