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1-05-27
2021年5月15日,第五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暨2021年桂客年会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就“我和我们的律师行业”“我和我们的《律师法》”“我和我的律师人生”“我和我们律所发展”、“我和我的律师专业”“我和我的律所平台”“我和我们的律师制度发展史”等七个主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交流。
京城“刑辩十人”中的杨矿生、许兰亭、钱列阳、刘卫东、王兆峰、赵运恒、毛立新、朱勇辉、毛洪涛等人应邀出席会议,并在“我和我的律师专业”单元作主题发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毛洪涛应邀参加,并发表题为《对律师业务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的演讲。现将毛洪涛律师在2021年5月15日桂客年会的发言整理为此文,以飨读者!
自1979年中国律师制度恢复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持续展开,法律服务行业也得以高速发展,律师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律师行业,在今天又面临哪些挑战,在未来又会有哪些趋势?结合本人二十余年的律师执业经验,谈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请各位同仁指正:
1、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猛烈冲击传统律师业务
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地进入法律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国外有IBM个人智能律师ROSS、英国机器人律师DoNotPay,国内有“小梨”“法狗狗” “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 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人工智能法律系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简单的法律检索、法律咨询、合同起草等,而且致力于预测案件判决结果、预估诉讼案件的证据采信率等。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律师业务如简单法律文书起草等冲击剧烈。
2、中国律师执业人数迅猛增加,传统业务竞争白热化
2019年初,司法部发布《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以下简称《改革纲要》)。根据《改革纲要》目标,2022年,全国律师总数将达到62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将达4.2名。2021年1月14日,司法部律师工作局一级巡视员王学泽发布了我国律师行业发展的更新数据,“目前,全国律师已突破51万人,律师事务所3.4万多家。”2021年4月2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蒋敏在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第30届年会上表示,我国律师制度从1979年恢复重建40多年来,我国律师从当年几百人已经发展到今天的近53万人,律师事务所发展到3.4万家。
随着律师执业人数的迅猛增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业务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传统业务竞争白热化。
3、公益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律师收费业务的质量要求更高
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司法部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等三大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村居法律顾问全面覆盖,12348热线电话覆盖城乡,大部分省区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法律服务。就本人所在的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公共法律援助中心下设的12348北京法网及12348公益热线,常年选聘北京市律师及时解答平台上的法律咨询,对律师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可以想见,随着公益法律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律师收费业务的质量要求必然会更高。
4、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不断提高,进一步挤压传统律师业务空间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年适用率达86.8%,量刑建议采纳率94.9%;一审服判率95.8%,高出其他刑事案件21.7个百分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大量适用,会进一步挤压传统律师业务的空间。
5、传统律师业务竞争激烈,但新兴的蓝海业务方兴未艾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虽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律师人数增加、公益服务水平提升、认罪认罚适用率高等因素,会导致传统律师业务空间逐渐被挤压,但与此同时,律师行业也涌现出了很多新的“蓝海”业务,比如知识产权、环境污染、刑事合规、网络计算机、税务、金融证券等领域就亟需专业的律师提供专业的服务。
6、当前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主要矛盾是客户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与提升缓慢的律师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法律矛盾纠纷也与日俱增,尤其是疑难复杂法律事务越来越多,这就对律师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中国法律市场上,律师服务质量提升相对缓慢,难以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全方位、一揽子的综合法律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客户,自身综合素质很高,法律意识很强,又有自己各方面专业的顾问,对案件认知水平普遍提升,这对律师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要求会高。
7、律师专业化分工愈加明显,万金油式律师的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
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着力加强检察队伍、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从机构改革、人员培训、职责调整、办案组织等各方面进行落实,比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改革内设机构,以业务为导向,十个检察厅分工明确,实行捕诉一体,探索建立金融犯罪办案专业化等,比如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实行涉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审合一”,还设立专门的金融法院,建立专业的金融纠纷审判队伍。
检察系统、法院系统都在大力推进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这对律师而言,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案件,万金油式律师可能难以胜任。
8、以满足客户法律需求为宗旨,各专业律师之间密切配合将成为趋势,部门、律所的界限将不再明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综合法律需求,各专业律师之间跨地域、跨专业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不同专业的律师组建成律师团队密切配合办案将成为一种趋势,部门、律所的界限将不再明显。比如专业性较强的金融犯罪案件、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环境污染类案件、网络计算机犯罪案件等就需要经验丰富的刑事律师和专业的金融律师、知产律师、环保律师等密切配合,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法律服务。
9、刑事合规业务需求旺盛,但对律师业务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刑事合规业务,是律师行业的新兴业务,既是未来的业务蓝海,也潜藏着无限风险,对承办律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律师做刑事合规业务,一着不慎,很可能成为公司及高管犯罪的教唆犯、帮助犯等共同犯罪或者是传授犯罪方法。要想做好刑事合规业务,必须具有丰富的刑事辩护经验,同时还得精通刑事控告,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控辩双角度来全盘把握客户的刑事风险。
10、律师发出理性、专业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地被重视并采纳
随着中国法治的不断进步,律师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律师行业发出理性、专业的意见建议越来越多地被司法机关采纳。比如2018年,第六届“刑辩十人”论坛就新时期出现的“会见难”问题进行了共同研讨和集体呼吁,受到公安部门的重视,专门邀请刑辩律师代表到公安部参加座谈,认真听取来自律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律师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予以采纳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逐步落实,大大缓解了看守所律师会见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