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权推荐SHANGQUAN RECOMMENDATION

尚权推荐丨左卫民:一位追寻中国式刑事诉讼现代化的智者——写在祝贺陈光中先生从教70周年之际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2-12-26

 

— 陈光中先生 —

 

 

当今中国,有多少人能在法学教育岗位上工作70年呢?在不平凡的2022年,对中国诉讼法学界来说,岁末盛事便是庆祝陈光中先生从教70周年。

 

恰逢此时,我收到了退休多年的中国政法大学刘根菊教授发给我的旧照。这些照片拍摄于1996年我跟随陈光中先生第一次出国访问之时。旧照中的陈光中先生容光焕发,精神矍铄,彼时的我还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脸上胶原蛋白满满,头发茂密。忆往昔,感触颇多。

 

左起为:左卫民、陈光中、刘根菊,拍摄于1996年

 

借着几张旧照牵出的回忆,我想再次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来概略地分享我眼中的陈光中先生70年来为中国法治和法学研究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是致力于打造一种走向开放的刑事诉讼法学。我国诉讼法学曾经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陈光中先生不仅牵头完成了第一部研究域外刑事诉讼制度的精彩之作,更以划时代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推动了中国刑事诉讼学界与域外的交流。

 

以我本人为缩影,第一次与域外优秀学者交流便是1994年11月在先生主办的第一届刑事诉讼国际研讨会上,见识了当时的世界一流刑事诉讼法学家如赫尔曼教授、祖潘基奇教授等“华山论剑”的场景。我第一次直面鲜活的域外刑事诉讼实践则是1996年跟随先生远赴美、加等国考察,实地感受域外刑事司法机器的运作。

 

先生的努力帮助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开拓了国际视野,相应的比较研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并推动中国法治的发展,同时也让域外看到了中国法治的发展与进步,让中国法治故事、法治声音为人类法治建设彰显新的亮丽。就在上个月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上,先生依然呼吁秉持开放的研究态度。

 

二是致力于打造以权利为基点的刑事诉讼法治之学,并以理论建构为支撑助推中国司法制度和实践的改革。陈光中先生亲历、见证了70年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包括其间的蜿蜒曲折。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致力于推动中国加强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特别值得铭记的是,先生率领专家团队完成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对于以加强个人权利保障为标志的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及随后的一系列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发展和制度变革,先生居功至伟。

 

直至今时,年逾九旬的先生依旧笔耕不辍,继续致力于以权利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对历史上缺乏权利基因的刑事诉讼而言,这种权利导向的研究与努力对中国式法治的打造善莫大焉。

 

三是作为学术领袖,致力于打造诉讼法学的学术共同体。作为身处京外的“圈内人”,我们见证了陈光中先生作为诉讼法学的领军人物、作为学会会长团结全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流派学者的努力。中国诉讼法学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先生担任会长20余年,学会的工作头绪繁多,困难重重,但在先生的努力下,诉讼法学会逐渐走向兴旺。在这20多年中,先生兼容并蓄,包容团结。不论是资历深厚还是初出茅庐者、纯粹的理论研究者还是司法实务工作者,先生都努力地将大家团结在中国诉讼法学会这个家园,共同开展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

 

作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奠基者,先生对后辈学者的热忱关爱超越了学校、地域、流派的限制,以开阔的心胸使百川归海,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基于但不限于上述贡献,先生当之无愧地是对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影响最深刻的学者。中国刑事诉讼法治的建设能够有先生这般盛德与学术造诣兼备的学术领袖加持无疑是大幸!

 

时光如电,人事沧桑,转眼先生从教已然70年了,至今依然坚守在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构成中国法学界的一道独特风景。这种旺盛的学术精力,没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支撑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我们后来者应当学习的。展望未来,我祝愿“90后”的先生保重身体,继续前行,让这样一道中国法治的独特风景线,继续激励、引领千千万万的法律人!

 

2022年12月23日

 

 

 

人  物 小 传

 

陈光中,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奠基者。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作者:左卫民,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