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实录FORUM RECORD

论坛回顾丨吴宏耀:直面刑事司法领域的重大问题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3-03-02

编者按

 

2023年2月18至19日,第十八届尚权刑事司法青年论坛——死刑复核权收归十五周年暨法律援助实施一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承办。共有3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界人士在现场出席了本届论坛。

 

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首席专家顾永忠教授作了题为《死刑复核制度四十二年的变迁与改革---以1979年两法施行为起点》的主题报告。与会嘉宾围绕“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与改革”“死刑政策与死刑威慑力”“死刑复核案件有效辩护的实务思考”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以下是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宏耀在论坛上的致辞,整理刊发以飨大家!

 

吴宏耀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顾永忠教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经过三年的线上会议,我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第一场线下会议。诚挚感谢大家不辞辛苦,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莅临此次会议。会场距离北京城区较远,可能给大家参会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过,相信大家住下来后,也会感受到我们此次会议安排的良苦用心。此次会议筹备经历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最初我们原本计划在去年十二月份举行,但刚好赶上春节前的“快速集体过峰”。因此,和郭烁教授商量,等疫情过去,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认认真真组织一次线下会议。这个酒店位置很好;尽管还没有到春天最美的季节,但也可以感受到悄然萌动的春意。我们诚挚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机会“浮生偷得半日闲”,在雁栖湖畔度过一段相对纯粹的学术研讨时光。

 

 此次会议的由头是第十八届尚权刑事司法青年论坛。尚权刑事司法青年论坛是一个以青年刑事法学者为主、相对纯粹的学术活动。论坛自2013年8月首次举办以来,以每年一届或两届的频次,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岁月流逝,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论坛的十三位发起人中,绝大多数已经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学术青年。因此,我们也诚挚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可以吸引更多的90后学术新秀加盟我们,为论坛注入新鲜的血液,扛起学术传承的大旗。法治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代代法律人不懈的努力。刑事法治更是如此!只有薪火相传、前赴后继,才可能驯服刑事司法机器的“野性”,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人类社会。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死刑复核权收归十五周年暨法律援助实施一周年”。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必须直面的一个沉重话题。2006年10月3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法律修正案,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据此,自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开始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结束了长达27年的死刑复核权下放历史。2016年9月11日,在死刑复核权收回十周年之际,我们曾经和尚权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了“死刑复核收回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还记得,当时主要研讨的话题之一是,应当建立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援助制度,确保经济困难的死刑案件被告人同样可以享有2012年《刑事诉讼法》赋予的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然而,尽管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公开媒体上解读了正在制定中的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援助规定,但此事最终石沉大海、无疾而终。

 

 自2016年以来,我们研究团队一直在关注、推动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2021年《法律援助法》第25条最终将“死刑复核案件”纳入强制辩护的法定范围,确立了死刑复核案件的法律援助制度。据此, 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关于为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试行)》(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对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案件的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工作机制作了明确规定。但是,从立法的抽象规则到司法实施鲜活的实践,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实施一周年之际,为及时总结该项制度的实施经验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特借此次论坛之际,邀请了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的相关同志,希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凝聚共识,让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行稳致远。

 

 回首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会注意到,尽管我们现行司法实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过去一二十年时间里,经过一代代法律人的努力,终于在2007年结束了27年死刑复核权的下放历史;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明确了辩护律师参与死刑复核案件的诉讼权利;在2022年元月1日开始为没有辩护人的被告人依法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律师。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在举国上下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百年奋斗目标而奋进的时候,如何实现刑事法治的“中国式现代化”自然成为我们青年学者的重要学术使命之一;而在刑事法治领域,在我国“长期保留死刑但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之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程序的作用、通过程序控制死刑,以确保“死刑”这一传统刑罚手段逐渐褪去诱人的魅力,可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学者必须直面的法治问题。

 

 我们期待着下一个五年、下一个十年,我们会有一个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刑事司法制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