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3-03-09
编者按
2023年2月18至19日,第十八届尚权刑事司法青年论坛——死刑复核权收归十五周年暨法律援助实施一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承办。共有30余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界人士在现场出席了本届论坛。
会上,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首席专家顾永忠教授作了题为《死刑复核制度四十二年的变迁与改革——以1979年两法施行为起点》的主题报告。与会嘉宾围绕“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与改革”“死刑政策与死刑威慑力”“死刑复核案件有效辩护的实务思考”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以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曦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刊发以飨大家!
郑曦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感谢尚权所,感谢吴老师和郭烁教授的邀请。死刑复核制度的变迁,在我们整个国家的变迁面前,其实小得不能再小。但是这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却折射了整个国家法治的进步和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其实,司法制度的变迁不取决于司法,而取决于其他的因素,这些因素超过了法律人所涉及的范围。死刑复核制度从一开始的不允许律师介入,到现在不但允许律师介入,而且还践行了法律援助制度,从这样的变化之中,我们似乎也能够感受到,当前一些看似不可想象的制度,或者说觉得是铁板一块的制度,在日后也可能会有所松动。比如,我们是不是能期待律师也能介入监察调查,这在现在看来不可能,但是以后未必不可能。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慨。
第二个感慨是,死刑案件是一个风向标,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刑法实施的状态,反映了一个国家程序法治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以前常见的犯罪形态可能大家现在都见不着了。以前广州治安很差的那段时间,飞车抢包抢手机,现在即使抢到手机了也不知道密码,整个犯罪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死刑案件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现在传统的暴力犯罪率一直在下降,那么同样的死刑案件必然也会减少。
在英国血腥玛丽的年代,偷人家的银勺子没有别的刑罚,只有死刑。在这种状态下,民不畏死,死刑有什么样的威慑力?死刑的废除废止为什么在中国、在美国、在欧洲产生出这么多的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当然是有宗教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家的人民怎样看待死刑,这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首先是人民对死刑的容忍度。我在全美治安倒数前三的城市的警察局看到一面殉职警察墙,无数的警察殉职。但是即便如此,警察在路上看到公开交易毒品,依旧不管。他们说,这些人抓进去几个月就放出来了,老百姓也不以为意。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首先我们会觉得警察是不是渎职?其次想到这个地方还能生存吗?人家照样活着是不是?所以我觉得人民的容忍度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其次是对死刑的期待。我们的民众也好,政治家也好,对死刑效果有什么样的期待?欧美国家的人民对死刑没有什么期待,而我们国家的老百姓觉得没死刑那就不得了了。
还有一方面,因为我一直以来比较关注一些刑事诉讼领域的数据安全、数据运用、数据处理的问题,我觉得在死刑复核阶段,我们会可能遇到新技术的挑战,比如说辩护律师面对的对手可能会发生变化——裁判结果的数据可能并不来自于人,而是来自于机器,这会形成一个全新的诉讼机构。第二个变化是控方可能在一些重大的案件中对辩方进行“数据倾倒”,也就是我给你海量的数据,但你没有分析能力,提取不了任何信息。比如在快播案中,取证的视频光看完就需要上万个小时,如果你没有能力分析这样的数据,怎么样保障死刑法律援助的质量?因此,新技术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