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权推荐SHANGQUAN RECOMMENDATION

尚权推荐丨刘哲:司法的坚守

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4-02-26

公正人人都渴望,但却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这里边还要看你如何理解公正。

 

没有私心是不是就算公正?

 

没有私心肯定是公正的前提,但并它不必然带来公正。

 

因循守旧也是没有私心,没人找他,他也没有什么私利,但他却没有带来公正。

 

因为他沿袭的旧例,可能已经过时了,或者原来就有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更正过来。

 

他不是故意犯这样的错误,他只是不辨是非。

 

其实到很少有人是故意,更多可能是过失。

 

是疏忽大意,没有多想,看原来能捕能诉,我也跟着捕诉了事。

 

至于这里边到底有没有问题,可能真是没有看出来。

 

或者自以为是,自己一直是这样干,当然就没问题了,敢拍胸脯。

 

因此,想要得到公正还真不能依靠稀里糊涂的人。

 

这个人必须明白,对于案件的本质要有清晰的认知,要能看透案件,知道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时还要有朴素的正义感,要敢于与众不同,要有判断力并敢于坚持。

 

能知道什么是对的,其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能坚持下来就更不容易。

 

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吃螃蟹可能是有罪的。

 

难道就你明白,我们都不明白?

 

难道就你对,我们都不对?

 

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你的处境未必会好,而且他们未必会承认你的清醒。

 

在迷醉者眼里,清静只是自以为是,就比如吕玲玲。

 

这是坚守的难度,你知道你自己是对的,但你要能够承受得住不理解、不认可和被排斥。

 

她的问题可能是清醒得太早。

 

她如果在后边醒来就可能没有那么的压力了。

 

但是没有一个先醒来的人,去叫醒别人,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的那么快的醒来。

 

所谓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如长夜。

 

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就是总要有人先醒来。

 

在狩猎者看来,先发明刀耕火种的农民简直就是纵火犯。

 

总是有人先发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才能推广开来。

 

但发现这个道理的人往往因为与众不同而成为异类。

 

创新者,总是与众不同,总是要从不被接受到逐渐被接受,然后才可能成为潮流。

 

这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是否值得坚持下来?期间的困难和挫折,是否能够承受?

 

这是一种人生的试炼。

 

司法者想要坚持公正就要承受真金火炼。

 

公正从来不容易,因为不法者不会束手就擒。

 

他们会反抗,他们有势力,他们能够搅局,他们能够动员一切力量给你施加压力。

 

这些压力看起来合法,但实则另有隐情。

 

隐情就是很难发现,很难看清,但是压力是摆在面上的。

 

这些压力会给司法者带来干扰,从而被迫让你选择息事宁人。

 

所谓谁能闹谁有理,就是抓住了你闹不起,你怕闹。

 

所以能够承受不当的干扰得需要多大的定力。

 

有时候不是你承受不住,是你被承受不住。

 

司法坚守还要对抗内在的惯性。

 

如果你今天对了,那么我们之前就全错了。

 

所以今天你就对不了,不是事情本身对错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承受不了自己的错误。

 

不想因为你的正确让我们这么多人都付出代价。

 

这就变成某种利益问题。

 

所谓惯例,惯性,也是一种既得利益。

 

改了先例就相当于掀翻了一桌子的惯例,这么多的既往案例要涉及多少前辈自身的利益。

 

凭什么就让你给否定了?

 

而且道理是脆弱的,没有刚性、显而易见的错误,都是需要论证、说明和采信的。

 

既然大家都能说出一定的道理,凭什么让别人支持你的观点?

 

当然这个出发点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

 

就看到你站到哪一边,你要是站到法治发展这一边,公众朴素正义感这一边,那么道理也不复杂。

 

但是你要是站到维护自身利益这一边,那么你就不可能冲破这个逻辑陷阱。

 

妥协很容易,但坚守太难。

 

妥协就不用跟别人再较劲了,往往不得罪人。

 

但是坚守往往就要得罪人。

 

而不得罪人也就算不上坚守了。

 

坚守者其实就像守护火种的人,他们要不断对抗黑暗。

 

熄灭很容易,就不用再燃烧,也不用再找人看护了,但这样也就不能再点燃任何东西。

 

火种虽然微弱,但它却有点燃的力量。

 

而没有火,文明就无法得到进化。

 

所以,司法的坚守者虽然不易,但是他们保留住了司法的火种。

 

那是良知的火种,它让法治精神不灭。

 

 

 

来源:刘哲说法 

作者:刘哲,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