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权律所 时间:2025-04-07
2025年4月3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刑辩新星”学术讲堂第三期在海淀校区综合楼0411顺利举办。本期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和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主办,主题为“刑辩律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本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蔡元培主持,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涉企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蔡炯律师、吉林衡丰(长春新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邵晨律师、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学术研究部副主任易文杰律师、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金融证券犯罪研究与辩护部副主任杨岚律师担任主讲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讲师杜伟老师担任与谈人。
蔡元培老师指出,“刑辩新星”讲座秉持“双师同堂”的授课模式,邀请广大实务界优秀的律师来为同学们讲述刑事辩护的实务要领和实践经验。本次讲座邀请的律师们均有着丰富的刑辩经验,是中青年律师中的杰出代表。
蔡炯律师首先上台分享自己对刑辩律师基本功的看法。他指出,刑辩律师应当具备十大外功和七大内功,十大外功分别是接待、会见、阅卷、调查取证、撰写文书、沟通、发问、质证、法庭辩论、量刑协商;七大内功则是指法律、事实、证据、逻辑、经验法则、思维方式、人性。随后,蔡炯律师通过两个案例生动解释了如何在刑事辩护当中运用以上基本功来办理案件。
邵晨律师则结合自己的执业经验,从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发问”切入,分享了刑事辩护的关键环节——庭审过程中刑辩律师的发问技巧。邵晨律师指出,刑辩律师在庭审发问的技巧可以分为三大点,即:第一,发问要达到目的;第二,要注意发问方法;第三,要妥善处理突发情况。首先,其通过自身所承办的案例生动的展示了在发问中如何达到目的,即发问扭转和化解不利因素,同时还要展示自身的辩护观点。其次,邵晨律师指出,在发问方法上,要明知故问、要稳定被告人情绪、对同案被告人要注意采用封闭式发问、要在避免重复的同时制造重复。最后,其针对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法又做了进一步的分享。
易文杰律师借由一系列案例、数据等,直观、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六大基本功,即:第一,对侦查案卷永远保持怀疑的态度;第二,学习、研究能力;第三,写作能力;第四,要具备出庭技能;第五,面对突发情况沉着应对的能力;第六,掌握沟通说服的艺术:从他人的利益出发。其指出,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如果决定从事刑事辩护,必须坚定信念、不断学习、持续深耕,方能站稳脚跟。机会来临时,才能经受考验。
杨岚律师从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其执业经验,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为同学们讲解了三大基本功。她认为,作为一名刑辩律师,首先要分清事实与评价,之后要在懂得挖掘事实,通过一系列证据分析来达到“求真”的目的,做律师要带着挑剔的眼光看事实,哪些事实和法律评价无关,哪些事实在法律评价上可能存在重大的争议。同时,杨岚律师还指出,刑辩律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要有定力,懂得顺势而为。
在四位律师分享完自己的经验后,与谈人杜伟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杜伟老师从四位律师主讲的内容出发,以刑事诉讼五大诉讼阶段为切入点,围绕当下刑辩律师的执业困境和挑战作出了分享。杜伟老师认为,综合来看,刑辩律师要具备的基本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刑辩需要极致的专业、适度的勇敢和高度的智慧。其指出,刑辩律师的困难可分为三大难,即“专业养成难”“直面苦难难”和“程序倒转难”。作为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刑辩律师,在学习阶段要深刻钻研法律法规的规定,最主要的就是将案例、法条规定搞透。
最后,蔡元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学生代表为五位嘉宾赠送了讲座纪念品。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刑辩新星”学术讲堂第三期圆满落下帷幕。
(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讲座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