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证据审查围绕证据属性展开,在不同程序阶段、不同逻辑层次上的重心有所不同,因此证据审查具有层次性。但层次性之于证据审查不在于证据属性本身的层次性,而与证据审查标准有关。证据属性只是证据审查的内容而非标准。证据审查标准也与证据标准、证明标准不同,它是支配法官在诉讼中判断证据是否可以使用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准则。其中,证据审查标准具有较强的经验性,起到联结规范与实践的作用,是
摘要在走私犯罪中,商业瞒骗走私行为居多。通过对商业瞒骗走私行为的案件类型化分析,我们发现该行为主要目的在于逃避缴纳税款。但商业瞒骗走私犯罪与逃税罪的定罪量刑相比,并不具有相当性。司法实践中,通过对比走私典型案例离职空姐代购案和影视巨星范某某逃税案,发现商业瞒骗走私行为的现行刑法规制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提出通过对《海关法》的修订引入首犯免罚处理机制,且应准确识别商业瞒骗走私犯罪行为的自身特点,坚
摘要个罪的法益与构成要件需要妥当解释,才能公正合理地适用。明确个罪的法益,有助于认清犯罪本质和处罚范围;以法益保护指导构成要件解释,有助于划清处罚界限。个罪法益可从体系地位、罪状规定和比较法视角等确定。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法益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女性的性自主权,而不是身心健康;高空抛物罪的法益是地面公共场所人们生活起居的安稳有序的状态,而不是公共安全。构成要件解释应坚持客观解释论和实质解
摘要以欺骗手段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俗称骗奸。我国《刑法》第236条没有明确列举欺骗手段,司法惯例认可特定情形的骗奸构成强奸罪,但司法惯例既不能说明骗奸为何能够构成强奸罪,也无法厘清能够成立强奸罪的骗奸类型。欲将骗奸行为归入《刑法》第236条,需要在解释其他手段时摒弃强制手段必要说和同类解释规则,同时根据法益关系错误说判断欺骗行为是否违背法益主体的意思,再根据性自主决定权的防御权属性厘清确实侵犯性自
摘要《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将有效解决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处罚范围过宽问题,但其第5条对机动车的解释延续了之前解释的立场,老问题的延续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正在来临的电动车时代使得电动车逐渐冲击燃油车时代围绕技术属性形成的机动车技术性标准,由此这一传统标准的缺陷逐步显现,援引这一标准难免出现醉驾刑法惩处上的乱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正在形成一套侧重规范属性的机动车规范性标准,形式上这两套标准
摘要最佳解释推理在我国司刑事侦查领域有积极借鉴意义,主要用于刑事疑难案件中侦查假说的生成和检验。最佳解释推理以预见和叙事的功能生成并验证侦查假说,生成机制有哈曼的三段式和利普顿的四段式,生成技术有信息处理程式和求解的逻辑思维。最佳解释推理形成的侦查假说具有或然性,需要进行解释性检验,检验标准有融贯性、涵盖性和简单性。在我国刑事司法的规范层面,最佳解释推理的运行需借助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规范空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