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根据当下的主流观点,受贿罪包括以下的构成要素:(1)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刑法理论上的身份犯,行为人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是受贿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表明受贿罪是一种职务犯罪,是以行为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行为为前提的。(3)索取他人财物 ,是受贿罪的客观表现形
辩护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关系到被告人的利益,甚至关系到被告人的生命,是每一个辩护人接受一个刑事案件后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一、刑事辩护策略的选择需处理好三对关系刑事辩护应以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是每个辩护律师都知道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如何做到在刑事辩护策略的选择上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辩护人在确定辩护策略时,如何处理好推动法治进步与尊重
【内容摘要】:1979年《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辩护人责任历经1996年、2012年两次发展变化,通过分析比较这两次发展变化,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我国辩护制度的完善,还能够体会到刑事辩护律师在实际辩护工作中的种种困境。笔者从法条变化的分析比较出发,结合辩护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漫谈式地叙说刑辩律师的责任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我国刑辩律师责任的两次发展变化。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两次修改彰显着我们国家刑事
【内容摘要】:本文从律师自身对传统辩护效果反省的角度,提出了效能辩护新概念。阐明了效能转型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并就实现转型提出了十条策略。其中质证组合拳、逻辑辩术 、迂回辩术 、反制式辩术和卷外证据法 、非法物证排除法等,以案论术,遇技于理,情法交融,新颖而引人探索。【关键词】:刑事辩护、效能辩护、效能转型、革新、自救2005年以来,佘祥林、赵作海、呼格吉勒图等案被连续披露,法学界和实务界开始了前
【内容摘要】:国家公权力机关对调查取证资源和权力的垄断,衍生了检察机关的客观义务,要求检察机关客观、全面地取证、举证和质证,无罪推定原则也要求检察机关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举证责任。但检察机关履行客观义务的过程并非制度设计所料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如在遇到被告人提出了积极抗辩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往往会陷入难以为对方举证的情况,举证责任应该如何分配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套现型职务违法行为为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法律共同体的建设和形成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构建司法人员之间、司法人员和律师之间的新型关系,二是应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构建司法人员之间、司法人员和律师之间的新型关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2015年8月20日在全国律师工作会议上指出,律师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孟建柱指出,司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