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法学学者等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其并非具有实体组织机构和固定成员的有形主体,而是因法律人间所形成的精神上的共同体。客观而言,我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乏善可陈,不同角色的法律人之间趋于一致的精神内核远未形成甚至渐行渐远。这种现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若要改变,需要从理念到制度进行深入的变革。而本轮司法改革,或许会成为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新的契
【内容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5]37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特别就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本文以《意见》为视野,结合自身实践,对当前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简要概括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范围申请渠道工作衔接机制刑事申诉派驻法律援
2014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最高人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进行试点工作(以下简称《决定》)。针对这一《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14年8月22日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这次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条件、范围、法律援助、启动程序、运行程序、终止程序、基本流程、
【内容摘要】:刑事速裁的司法实践检验并丰富了认罪认罚从宽的司法制度。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应当推行强制辩护。辩护律师应当正确认识改革涉及的各种关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大符合我国司法实践;试点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不同情况下的量刑奖励机制等。改革背景下,辩护律师的工作重心从庭审辩护转移至庭前协商程序;不能越俎代庖替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应当注意风险防范和办案细节。【关键词】:认罪认
当今时代,律师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诉讼权利也逐步得到切实保障。最高法2016年发布的《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明确要求依法保障律师知情权、阅卷权、出庭权、辩护权等八大诉讼权利。此外,最高法2016年发布的最新修订的《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也要求审判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平等对待诉讼各方,不歧视或偏袒任何一方。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律师制度改
【内容摘要】:检控方隐匿证据是指持有证据的侦查或公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隐瞒、隐匿、毁弃有利于被告人脱罪证据之司法恶习。这一程序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是被告方不能公平运用对手持有的相关证据加以有效辩护、事实认定者无法全面查明案情。近日媒体报道的两个标本性案例凸显了我国诉讼立法中相关程序制裁的缺位。立足域外现有的司法控制模式,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本土司法资源,构建出适合中国司法运行现状的证据隐匿抑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