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误险骗保类案件包括订立保险合同、索要保险金两部分实行行为,司法实践中分析该类案件中行为人是否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就需要对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性质作出准确认定。根据保险合同的民事属性,行为人利用便利地位提前获取航班是否延误的信息不应当受到刑法的规制。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后未实际乘坐,行为人借此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属于虚构保险标的的诈骗行为。虽然符合保险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构造,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轻罪时代,检察机关在轻罪治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察机关在此背景下面临着履职理念转变、合理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履行审前分流责任以及提升诉源治理能力等挑战。应在厘清检察机关在四大检察工作中不同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优化检察机关诉源治理介入方式,探索能动履职新路径以发挥检察机关社会治理功能。关键词:轻罪治理;检察机关;能动检察;诉源治理曲诗怡西南政法
目次一、民法的立法修正建议(一)修正《民法典》第185条【英雄烈士等特定人群保护】(二)修正《民法典》第1033条【侵害隐私的行为】(三)修正《民法典》第1195条【网络平台责任】二、行政法的立法修正建议(一)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加重违法主体的行政责任】(二)修订《网络安全法》第47条【赋予平台充分的处置权利】(三)修订《网络安全法》第49条【促进用户合法权利保障】三、刑法的立法修正建议(一)修正《
摘要作为一项预防性法律规则,通过影响和改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从根源上约束和改变企业及员工行为,合规计划不仅推动了企业犯罪的规制视角由事后规制转向事前预防,而且促使企业犯罪的规制模式从外部规制转向自我管理,同时也更加聚焦于通过激励而非威慑的规制策略引导企业进行自我管理和犯罪预防。从各国的实践进路来看,作为预防性法律规则的合规计划在重塑企业犯罪预防理念和规制范式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企业犯
摘要我国传统的刑事证明对象理论仅在证据—证明的简单逻辑关系中研究需要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且以自然事实划定证明对象范围,所以产生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发挥证明对象的实质性功能,应当将刑事证明对象理论置于要件事实—证明责任的逻辑关系之中,在证明的起点以要件事实厘清证明对象的范围,在证明的终点将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如此方能消除证明对象范围的混乱,澄清对证明责任的误解,促进法官裁判路径的
摘要刑事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关乎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和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近年来,受疫情防控、结案任务繁重等因素影响,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总体不高,立法精神所规定的应当广泛适用的合议庭开庭制度在实践层面发生了严重异化。今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专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开展为期一年的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