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下午,第十五届刑辩十人研讨会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聚焦研讨涉企冤错案件防范纠正及申诉再审机制。参与论坛研讨发言的有京城刑辩十人: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矿生、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兰亭、北京市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钱列阳、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主任郝春莉、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卫东、北京市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北京市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赵运恒、北京市尚权律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向着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人民法院再启新程。今年7月,全国大法官研讨班聚焦审判理念、审判体系、审判机制、审判管理,系统谋划审判工作现代化施工图。审判管理作为业务中枢,是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保障。9月8日,在国家法官学院2023年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上,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以深入
案件质量其实短期是不一定能看出来的。因为很多案件的周期本身就很长,比如刑事案件有侦查、批捕、起诉、一审、二审、重审、二次二审等各环节。如果要想把一个案件完整走完可能就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比如有些案件两三年都下判不了,这个时候你用一年的维度衡量质效能够体现出来了么?还有的案件眼下没问题,但并不等于没问题。比如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的案件,有些甚至要等到二十年之后。这就是我之前提的隔代纠错现象。因为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人身权益及身心健康,同时也对稳定、有序、文明的社会法治秩序造成破坏。在不同行为类型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中,父母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的现象尤其引发关注。对此,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行为与合法送养行为之间的界限,对于依法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以送养名义出卖亲生子女案件具有特殊性。与典型的拐卖儿童犯罪相比,父母以送养名义出
<section powered-by="xiumi u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color: rgba(0, 0, 0, 0 9); 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摘要电子数据证据作为信息与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在刑事司法裁判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关于真实性审查的问题尤为突出,不论是其审查内容、审查方式还是审查标准方面都存在一定尚未解决的争议之处。因此为保障电子数据在刑事诉讼中能够更好的适用,可以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为电子数据真实性审查提供更加全面的完善路径。审查内容方面,电子数据真实性审查应当包括电子数据外在载体的审查、电子数据内在载体的审查及电子数据内容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