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第9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应当贯彻及时、有效的原则。对于犯罪记录被封存的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免除犯罪记录的报告义务。第15条规定: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申请为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受理单位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由此可见,除了极其特殊的原因,比如再犯罪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基本上就产生
内容摘要:1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认定规则。合同诈骗罪的关键特征是利用签订、履行合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体现财产转移或者交易关系,为行为人带来财产利益的合同。。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口头合同进行诈骗的,因不具有合同诈骗的双重侵犯客体,则不能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2 非法占有目的判定规则。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单纯骗用他人财物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第428号
摘要刑事错案产生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近年来备受公众关注的已纠正刑事错案中不乏鉴定意见,其与刑事错案的关系问题值得关注。通过实证分析相关案例,可以发现:一方面,大多数鉴定意见与刑事错案的生成无关,少数自身存在缺陷的鉴定意见,也因不涉及案件核心事实而不会对案件结果造成实质影响;另一方面,鉴定意见的不当审查与认证更易招致错案风险。确保鉴定意见科学、可靠,可以降低鉴定意见诱发刑事错案的可能;建立完善
摘要刑事司法机关应当善待讨债、自力救济、职业打假等维权行为,即使这些行为违反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规定,存在不当、越权等情形,也不能轻易追究刑事责任。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说,各种维权行为不仅能保护权利人与一般公众的正当利益,而且有利于遏制违法犯罪;从法益衡量的角度来说,维权人的利益优于相对方的利益,不当的维权行为构成犯罪的实质条件应当更为严格;从刑事政策的角度来说,动辄将维权行为当作犯罪处理,必然
编者按在青年时代,见证一个学者最有朝气和激情的探索在青年时代,感受一个学科临界知识的裂变在青年时代,遥望一个共同体未来学术巅峰的气象在过去的两年中,为了让青年学者有更大的学术舞台,让学界和实务界更多倾听青年学者的声音,让实践得到更新鲜的理论滋养,刑法新青年系列多次集结中国青年刑法学者中最精锐的力量,在线下实地举办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在线上推出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秉持为全国青年刑法学
【案件基本信息】1 裁判书字号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9)京03刑终66号刑事判决书2 案由:故意伤害罪【基本案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23日下午,王丙和王甲在北京市黑庄户乡全峰快递保安宿舍内发生纠纷,王丙将此事告诉了王乙。2016年3月23日19时许,王乙、王丙(未成年人)、王丁(未成年人)等在北京市黑庄户乡全峰快递保安室内,准备处理王丙与王甲的矛盾。王乙在王甲到达保安室后先动手攻击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