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认为批捕时不存在管辖问题,所谓的管辖问题主要是从起诉开始的,原因就在于要与法院的管辖相对应。而批捕的时候,还不涉及起诉,自然也就受制于法院的管辖范围。他们的结论就是,只要对应的公安机关提捕的案子,就应当受理。捕与不捕可以自己决定,但是不受理好像不合适。依据就是就是刑事诉讼法的87条,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那么,批捕真的没有管辖问题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确实,管辖问题本质是审
熊谋林教授在《实证法学的概念术语回顾与回归——基于文献的实证法学研究整合路径》一文(以下简称熊文)中系统回顾并梳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法学界实证研究的起承转合,并以概念和术语为中心,展现了作为方法与新兴学科的实证法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与此同时,熊文在分析诸多实证法学衍生概念时,将人工智能法学概念第一次署名的历史归属于笔者。对此,结合近年来笔者围绕人工智能法学所展开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尤其是对
2022年11月联合国网络犯罪公约的综合谈判文件(A/AC.291/16)第27条、第28条建议打击与极端主义有关的犯罪(散布材料号召作出以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种族、族裔或宗教方面的仇恨为动机的非法行为及为此类行为进行宣传和辩护,与(传播材料)对种族灭绝或危害和平与人类罪的否认、认可、辩护或平反有关的犯罪。这两条罪行可以总结为表达、鼓励、激起或煽动针对一个群体的暴力、仇恨或歧视的极端主义言论。极端主义言论在几
美国司法部负责管理以下两大犯罪统计项目,以评估美国犯罪的规模、性质和影响:一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一犯罪报告项目的简要报告系统"( Uni - form Crime Reporting Program Summar reporting systerm ,以下简称简报系统);二是美国联邦司法数据统计局(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的"全美犯罪被害情况调查项目"(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以下简称"被害调查项目")。其中,"被害调查
新中国成立以降,我国刑法学体系先后继受苏联与德日等国,理论和方法具有较为鲜明的舶来色彩。20世纪末至今,德日刑法学的学说、理论、原理、判例逐渐成为我国刑法学的重要学术来源与研究议题,并取得主流研究范式的地位。与之相对,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继受德日刑法规范、学说、理论的情况则并不突出,导致我国刑法学研究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裂隙。究其原因,刑事立法在根本上是一种政治决断,是国家主
追诉时效是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期限。刑法第八十七条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据法定刑最高刑规定了追诉期限,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根据犯罪分子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分别规定了不受追诉期限限制、重新计算的法定情形。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等规定了对犯罪分子超出追诉期限的处理规则。一、行为时与立案时的实体法不一致时追诉时效的判断 法不溯及既往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