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补强证据规则在一定范围内被运用。由于相关立法不甚完善以及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补强证据规则尚未能发挥应有的制度功能。死刑司法实践表明,许多因事实和证据上存在问题而不予核准的案件大都与审查判断证据不当有关,甚至可以说,与该规则适用不当直接相关。关键词:死刑;补强证据;立法修改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关于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规定被普遍认为
涉黄类犯罪是实践中常见的犯罪类型,其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则更为多发,在笔者之前办理过的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中,控辩双方对淫秽物品的认定并不存在争议,因为一般情况下,涉案淫秽物品都是直接描绘性行为的视频或者是暴露生殖器官的图片等,判断是否属于淫秽物品较为简单。但是近期有当事人咨询,自己的涉案视频并不涉及性行为,也未漏点、漏毛,只是相比于普通的擦边视频更为大尺度而已。那此种情形下,该如何判断相关视频
摘要以控制风险、维护安全为内生动力的预防性刑法,在刑事立法中主要表现在恐怖主义、经济、网络、药品及环境领域。这些领域的刑事立法存在其正当性根基:外部根基体现在当代社会的安全需求及相关前置规范的不足,内部根基体现于机能主义刑法观的催生及刑法体系的刑事政策化。宪法作为法秩序的规范框架,可为预防性刑法的正当性及其限度提供评价依据。预防性刑法保护安全及秩序的同时,也对公民的自由权利构成限制。然而,这种
□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体系构建目前坚持要素模式,即针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出台不同的专门保护法。由此,不仅刑法针对不同环境要素设置了不同罪名,刑事司法解释的出台也要遵循不同环境要素有别的思路。生态法益的类型化构建实为环境刑法各罪的准确适用所需,针对单一环境要素保护的刑事司法解释,恐难全面涵盖种类相当多样的生态法益受侵害情形。因而,妥当且可行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类型构建具体路径,当属就此出台专门的司法
摘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辩护质量不高、难以实现有效辩护,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占坑式辩护、配合式辩护、应付式辩护、指控式辩护和练手式辩护。这其中既有法律援助律师补贴较低的原因,也有法律援助制度普惠性的基本性质定位和公安司法机关对辩护权保障不力的原因,还有当事人未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律师责任心不强、职业伦理有待加强等原因。除了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办案的补贴
摘要机动侦查机制是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灵活、高效、隐蔽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和保障社会稳定。新形势下,机动侦查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难点。论文分析了机动侦查案件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应对机动侦查案件的建议对策。关键词:机动侦查权;机动侦查案件;检察侦查引言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