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金融犯罪案是一起利用、操控多家金融机构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新类型案件,所涉金融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和违法运用资金罪,这些罪名所要求的是不同的犯罪主体,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一般主体犯罪,而且往往要求行为人不具备金融机构资质;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和违法运用资金罪是刑法修正案(六)增设罪名,其犯罪主体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特殊主体。本案认定明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
撤回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案件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因出现一定法定事由,决定对提起公诉的全部或者部分被告人撤回处理的诉讼活动。撤回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饱受争议,该制度既缺乏法律基础,又存在制度根本缺陷,而且撤回起诉制度已经成为检察机关规避起诉期限、起诉风险、无罪判决和错案责任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围绕撤回起诉制度的立法基础和演进,撤回起诉的法定情形与实践中的原因对比,撤回起诉后处理方式和强
因高利放贷产生的债务,俗称高利贷,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非法债务。也正因为如此,立法者在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时将其予以明示列举,有助于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关于高利贷的内涵理解与标准界定,直接关系到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成立范围,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司法实践中,对于高利贷的认定应当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高利贷的内涵。有观点认为,催收非法债务罪中的高利贷应当限缩理解为经营性高利贷。因为,非经营性高
由江必新大法官担任编委会主任,由宋北平教授主编,四级法院多位法官和专家、教授共同执笔撰写的《裁判文书说理丛书》近期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令人欣喜和振奋。这套丛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意义及重点难点问题,结合优秀裁判文书实例阐明了说理技巧,就理清裁判思路、提炼裁判要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法官释法说理能力、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和促进说理型社会的形
语言分析以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解释和语用解释结合,使法律文本的字面意义转化为法律适用中的动态意义,为法教义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材料。语言分析时应当在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中、在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循环中、在言外语境因素中确定法律条文的具体意义、动态意义,实现语言分析的解释论循环。有关正当防卫的权威判例体现了解释论循环的要求,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树立了语言分析的典范。法律的
摘要:依同一视论附加利益判断的单位犯罪归责模式已面临理论与实践危机,同时也与以组织体内部规范化治理作为单位责任减免依据的刑事合规实践存在龃龉,在实体法的个人认定路径和程序法的组织认定路径之间形成巨大鸿沟。组织体内部存在着个人意志向组织体意志跃进和组织体意志向个人意志嵌入的过程,传统个人路径的判断模式无法准确契合于组织体所具备的自在自为的理性。采取单位个人归责与单位组织归责的二元分离模式,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