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逐步建立起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框架。但该框架并未从刑事诉讼角度予以足够的关注,刑事司法领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保护理论探讨和制度建构的短板。如何在遵循刑事司法内在价值和逻辑的基础上,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融入刑事诉讼程序规则,进而确保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动态平衡,是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亟待回应的问题。该
来源:京都律师
编者按最高检近期组织开展为期六个月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推动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如何正确把握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价值和功能,如何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拓展实践路径,发挥治理效能等,理论研究亟待跟进。本刊特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功能及其落实展开探讨,敬请关注。问题一:如何理解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及价值功能?主持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
指导案例第1403号黄来珠交通肇事案——对于涉及因素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如何把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黄某珠,女,1969年xx月x x日出生。2017年4月22日被逮捕。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黄某珠犯交通肇事罪,向集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请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如下情节:黄某珠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且已经部分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部分被害人的
本文是作者就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问题所作谈话的文字整理稿。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毛逸潇同学,他整理了谈话录的初稿。引言《中国法律评论》(以下简称《中法评》):2020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启动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作为检察机关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改革举措,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重大争议。陈瑞华教授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一直密切关注改革动态,发表
主动投案一词首见于2019年5月9日中央纪委监委网站的信息发布。同年7月10日,《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主动投案问题的规定(试行)》出台,主动投案制度正式确立。该制度类似于司法意义的自动投案,但亦存在较多差异。关于职务犯罪主动投案的司法转化,争议焦点体现为主动投案在司法中应当认定为自首还是坦白。此问题系主动投案与自动投案两种制度在时间、身份等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所致。一、投案时间标准不同导致的差异成立主动投案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