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权利的保护。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原被告双方均有上诉权,而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中,上诉权则仅限于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于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为便于称呼,本文中的被害人,即包括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在世情况下被害人本身,也包括被害人死亡情况中被害人的近亲属)的上诉权在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却没有任何
一、本次刑诉法修改草案中对于检警一体化的初步构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2011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以下简称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事关每个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次刑诉法修改草案,主要是针对完善证据制度、
摘要:逮捕制度关涉到当事人的自由是否被剥夺,对保障人权、制约公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刑事诉讼法》的逮捕制度及实践做法存在定位不准确、标准不明晰、权利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在新《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制度予以完善和细化这一前提下,刑辩律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当事人展开逮捕必要性审查的辩护工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关键字:逮捕必要性审查辩护一、逮捕制度的意义一般来说,逮捕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摘要: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由全国人大修改并通过,其中作为亮点之一就是修改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密切相关的律师辩护制度。本次修改加强了辩护律师的权利,但是权利若只是停留在纸上,等于不存在。权利不是宣言,其是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切实保障的。本文通过论述律师辩护权的现状,分析造成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然后提出加强律师辩护权的建议。关键词:律师辩护权刑事诉讼模式强化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明年正式实施,此
新刑诉法吸收了两高三部于2010年6月制定的《关于办理刑事案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对于依法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2010年7月1日两高三部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开始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写在纸上的规则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以笔者参与的贵阳黎庆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为例,庭审中黎庆洪等几十名被告人均向法庭陈述他们在侦查期间遭受了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适用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从六部委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到新刑诉法中细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虽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制定速度在提升,法律文本本身也在进步,但依然难以抵挡中国司法现实的糟粕。通过分析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分配,我们便发现法律文本的进步丝毫难以抵消公检法三机关在制定新刑诉解释中为扩权所做的努力。如果,任由公检法三机关秘密制定新刑诉法解释以为自己扩权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