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犯罪呈现出暴力犯罪倾向,犯罪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多数判决对不宜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采取搁置态度或没有采用法学、医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形成了量刑不均衡矛盾及回避分析适用困境。需要从犯罪构成视角全面检视不同的摄入毒品情形对主观因素的影响,反思毒品所致精神障碍与犯罪主观因素、犯罪行为过程、刑事责任能力认定及犯罪结果之间的关联。科学合理评定刑事责任能力应合理吸收借鉴
摘要针对违法性的判断对象能否包括主观要素这一问题,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立场,即主观违法要素全面否定论、例外肯定论和全面肯定论。全面否定论和例外肯定论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完成违法性认定的任务。全面肯定论符合违法性的内涵和功能,其不仅可以避免将没有预见可能性的情形宣布为违法,而且有利于违法性的准确认定。违法在于确定行为人做了什么事,责任在于确定是否可以对行为人所做之事予以谴责。违法事实在责任
蒋礼先、陈艳辉等妨害药品管理案——刑法修正案(十一)公布前实施的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销售药品等行为的定性一、基本案情被告人蒋礼先,男,1971年×月×日出生。2016年9月10日被逮捕。被告人陈艳辉,女,1990年×月×日出生。2021年2月10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赵华春,男,1983年×月×日出生。2021年2月4日被取保候审。被告人刘杰,男,1994年×月×日出生。202
摘要刑事案件中犯罪对象或结算方式等涉及虚拟货币时,往往需要对虚拟货币的价格进行认定,从而确定犯罪数额,并据此进行定罪量刑、确定退赃退赔的数额等。但当前虚拟货币在我国大陆地区处于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状态,导致司法实务对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认定缺乏统一和规范的标准,使得虚拟货币价格认定方式多种多样,并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实务中的具体案例对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认定提出完善建议,为相关
摘要罪刑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刑罚正当性的根据问题。从逻辑的角度可见,报应主义和预防主义都不能合理立足:等害报应观念难以落实,等价报应思想力不从心,该当报应不能自圆其说;一般预防主义有违人道主义原则,特殊预防理论是一个言行不一的悖论。在刑事立法、司法和执行阶段,并合主义实质是一个悖论,而且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也不相容。对罪刑关系的逻辑分析表明,刑罚P是惩戒犯罪C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刑罚P就具有正当性,它
古今中外,高利贷都是以贪婪者的面貌出现,概莫能外。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刻画的犹太高利贷商人夏洛克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高利贷者,贪得无厌;二是作为催债者,冷血无情。但目光回到国内,现在再看白毛女的故事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杨白劳向黄世仁借高利贷时,黄世仁开始就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喜儿。黄世仁本约定开春之后还本,但发现杨家的钱快攒齐后,就要求过年前连本带利一并归还。被杨白劳控诉几十年黄世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