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我们会说一个案子,起诉了几起事实,不起诉几起事实,有些时候甚至是罪名。因为刑事诉讼法在提到不起诉有的也用的是案件,而这些部分的事实和罪名是也案件啊。有人感觉我们的不起诉针对的好像是事儿的。如果这个结论是对的,那为什么这种情况并没有出具不起诉决定书呢?这是因为不起诉决定书都是对人的,它是对嫌疑人涉嫌犯罪的全部事实的评价。而不是对一个事实、一个罪名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起诉应该针对的是
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在未成年人保护及罪错未成年人的干预体系中较早设置了强制亲职教育指导制度,但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组织架构、资源供给等因素影响,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权力干预家庭教育的正当性面临质疑,适用对象参与意愿不强,裁定标准与评估标准欠缺,社会资源供给不足以及不同部门和机构间缺乏有效整合。可参酌台湾地区经验,对大陆法律中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性规定进行细化,以完善强制家
摘要刑事诈骗是民事欺诈中的严重部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刑事诈骗的行为类型多样,具体构造也存在一定差异,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结合诈骗行为的具体构造展开。交易型诈骗中,作为交易对价的基础事实是否存在对于非法占有目的认定具有决定意义。使用型诈骗的场合,应重视对行为人取得财物后的用途和资金走向的考察,以确定非法占有目的是否成立。财物用途和资金走向无法查清的案件,不能简单地认
近年来,正当防卫问题再度引发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在具体个案中如何认定防卫行为是否具有必要性,是理论和实务争议不休的经典难题。2020年11月最高检发布的六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中的安徽省枞阳县周某某正当防卫不起诉案(下称农妇案)就是其中的典型。这起案例的争议焦点之一就在于如何认定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在此过程中,防卫情境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防卫人对不法侵害的辨识可能性,均应被作为考察防卫行为必要性的
摘要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法相比,我国刑法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在刑法总则部分规定所有故意犯罪的预备行为、未遂行为和中止行为都能构成犯罪;二是大多数犯罪的成立都有罪量要求。这两个特点在扩大和缩小犯罪圈的方向上正好相反。我国刑法总则规定的未完成罪的成立范围虽然明显大于其他国家,但在各犯罪的成立条件普遍包含罪量规定的限制下,我国未完成罪的成立范围实际上却明显小于大多数国家。关键词:未完成罪;罪量;客
前 言近年来,立法机关、执法机关持续依法从严治理、打击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犯罪行为,逐步构建起行政、刑事多元的追责体系,对操纵市场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大幅提升。2023年开年之初,证监会接连披露4份操纵市场罚单,合计罚没9 75亿元。2022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5个证券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案例涉及操纵证券市场罪。可见,对于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监管部门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