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刑法实施25年来,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进,联动刑事政策指导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通过及时修法予以回应,注重促进立法实践与理论的良性互动,始终保持刑法立法的适度活性,使刑法在不断修改中得以完善。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十一)为我国刑法立法教义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域和动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科学立法的根本遵循,为完善我国刑法立法指明了方向。未来,在探寻科学立法的道路上,应不断强化中国
摘要根据中国 2018 年刑诉法规定,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证明标准不能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升司法效率的制度初衷。在证明标准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可考虑构建差异化的证明方法体系。普通程序的案件适用严格证明方法,简易程序的案件适用适当的证明方法,速裁程序的案件适用自由证明方法,并按此顺序放宽对证据种类、证据调查程序和证据能力要求,从而提升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处理效率。关键词:认罪认罚从
内容提要跨国商业贿赂犯罪治理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国际法律议题,在美国的主导和推动下,合规反腐逐渐由美国的单边行动上升为全球共识,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治理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重要导向。作为治理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新理念,合规反腐具有鲜明的价值性定位和功能性定位。西门子贿赂案为我国借鉴域外惩治跨国商业贿赂犯罪的治理路径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应当采取积极治理主义模式,在刑事法体系中明确合规计划的刑法功能,增
摘要在办理涉外洗钱案件中,我国反洗钱法存在着与反洗钱刑法规范难以有效衔接、无法对等管辖境外机构和人员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反洗钱立法的被动性、保守性且欠缺体系性考量,以至于反洗钱法域外适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不足。在反洗钱监管理念由规则为本转向风险为本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已具备完善反洗钱法域外适用制度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应当遵循风险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和对等原则,综合运用属地管辖、积极属人管辖和保
自监察体制改革肇启,学术界持续聚焦该改革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系列学术论著相继发表或出版。大批法学研究者围绕改革的宪法设计,监察权的配置、属性及行使,监察对象的范围界定及权利保障,改革对司法体制的影响,以及监察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等议题展开探讨,为系统改革工程的有效推进提供了相对全面的理论证成和知识储备。随着监察权的全面运行以及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次第施行,
本文摘录自胡云腾大法官2012年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组织编著《司法研究与指导》丛书撰写的序言,首发于该丛书第二辑。现内容有删节,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众所周知,司法是个多义词,有司法权力、司法机关和司法活动之分。司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具有历史的、流动的和地域的属性。司法是历史的,因为过去和今天的司法在理念、制度、程序、机构和主体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司法是流动的,因为司法活动自产生以来,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