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按照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对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认定,不懂法并不免责。其原因是传统犯罪往往是自然犯,这类犯罪的罪恶性一看即知,如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一般人皆知道其具有道德可谴责性。但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行政违法入罪成为刑法的发展趋势。对此,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法的判断,既不依赖于当事人的主观认识,也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情感,这是
【案情简介】2019年10月始,张某甲通过网络发布个人信息售卖广告,并使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与买家谈妥价格,将存储在U盘内的个人信息发送给买家。经查,U盘内包含姓名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32809条,张某甲非法获利2 2万余元。同时,张某甲明知张某乙会倒卖获利,仍无偿提供案涉个人信息给张某乙,张某乙出售后非法获利1 2万余元。2020年5月20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张某甲、张某乙缓刑,并各处罚金。 2021年9月13日
前 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作为原料的固体废物以填补自身资源缺口。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一举措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废物越境转移的主要接受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立法禁止废物入境,加之国家某些地方在经济上重发展、轻环保的短视做法使得我国洋垃圾入境愈加泛滥。为打击洋垃圾走私,海关执法部门反复强化对于进口固体废物的监管措施,连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包括绿篱2
事件回顾2022年1月27日,自从抖音用户徐州一修哥的爱心走访使生育八孩女子的生存处境意外曝光于公众视野之后,徐州丰县就此陷入公共舆论的旋涡中。在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人们震惊且悲伤,沮丧而愤怒;人们一方面深恐于生育八孩女子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悲愤于买卖妇女这种古老的罪恶;人们质问真相,却又频频失望于真相之不得;人们不接受公权力在过去的缺位与失职,更不满意当地政府对民众呼声的迟钝与敷衍。八孩女事件之所
摘 要:从醉驾行为入罪的教义内涵、经济性以及社会治理效果三个方面来看,为醉驾行为保留合理的出罪空间是具备正当性的。醉驾行为的刑法教义学层面的出罪路径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行为不符合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对于行为不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论证,应否定抽象危险反证的研究范式,对于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应进行实质解释;二是行为不符合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对于以隔夜醉驾为代表的行为不符合主观构成
摘要:实体角度民刑交叉的研究内容有必要有所调整。经济犯罪的民刑交叉问题在实践中多数表现为商事合同效力审查与刑事犯罪认定所出现的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责任承担、程序规则设置等方面的竞合交叉,实体角度的民刑交叉研究应导入商事思维,走向商刑交叉问题。本文结合商事信赖利益、商事伦理价值、商事交易目的,对套路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融资型借贷等新型案件中的合同效力审查与犯罪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商事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