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案例研究是刑法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东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和实务经验,在这一领域长期坚持耕耘,卓有成效。魏东教授所著《案例刑法学》(第二版)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近期出版,本文系该书的序言,对案例刑法学研究方法做了专门探讨。本公号现推出此文,以广其学,以飨读者。摘要:案例刑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必须强调突出刑法学科特色和问题意识深刻性,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案并进行
内容摘要:单位犯罪是刑事政策的产物,单位犯罪的发展同样受变动不居的刑事政策掣肘。晚近以来,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正在转型,其重要标志就是司法机关正在实践作为现阶段应对单位犯罪重要制度的企业合规改革,体现的是国家与企业对单位犯罪的合力共治,与此相连的是单位犯罪处罚制度也正在悄然发生变革。但在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转型中也蕴藏着立法与司法相互抵牾的风险,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制功能被刑事政策弱化或者消解。理性
2021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开始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十六条对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作出重大调整,对性侵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修改条款加强了对奸淫幼女的打击力度,并且新增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增进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尤其在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增加了两种情形:一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人民检察制度九十年的历史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吸取过去的建设经验,传承优秀检察文化、弘扬人民检察精神,在实干中浇筑制度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创新中拓宽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为推进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法制实践过程中。九十年来
证据推理模拟作为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研究的一大难题,主要难在如何构建一种基于社会知识库的证据分析与归纳推理模型。这一难题的解决途径,本质上并不在于克服法律语言和人工智能语言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而在于如何从认识论角度阐明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理论基础,从而阐明形式逻辑在形式与内涵上区分与统一的问题。本文在借鉴改良版图示法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领域概念图、类型化和推理结构等理论和方法,建构了一种人工智能证
犯罪治理变革既是顺应犯罪形势变化的应势而为,也是基于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与时俱进,彰显了新中国的制度优势,反映出犯罪治理绩效、犯罪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提高,表达了犯罪治理的自信。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大力推行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这既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要求,是对刑事诉讼中高羁押率现象的适时纠偏,也是对刑事实体法上重罪重刑依赖主义的适度纠正。 犯罪治理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