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属于广义上的司法解释制度之产物,其虽无司法解释的规范地位,但依托于制发机关的权威性,仍具有普遍的规范效果。当前,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并非立法监督的客体,无法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其作为法律实施监督与司法工作监督的客体,仍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不备案,但审查的实践状况,既不契合当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也不利于有效监督的实现。为回应司法解释性质
(在刑事案件诉讼中)因为有些法律规则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好多律师就会跟法官发生冲突,法官又没办法满足律师,因此冲突在所难免。从法官的角度来讲,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牢固树立公正审判的意识。律师有的时候也有过于情绪化的问题。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应相互尊重。在辩审关系中,法官处于强势地位,律师处于弱势地位。法官更宽容、包容一点,就可能使问题及时化解。2024年12月7日,在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举办的第十九届
前 言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后面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增加了虚假诉讼罪的规定。基于对律师执业所形成的重大风险,该罪也被称为悬在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年修正)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摘要大数据促进了司法证明方式的革新。相较于传统证明,大数据证明具有超越人类主观经验的智能化特征,并从物理空间转向数据空间,从侧重逻辑的因果关系转向侧重数理的因果关系,从面向过去的证明转向涵摄未来的证明。数据、算法及法律程序是影响大数据证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数据法律层面的错误及样本不全面,算法模型不准确及不公正,法律程序不透明。对此,可构建基于数据规则的可靠性审查机制。数据层面,应加强
从最高法历年数据来看,醉驾入刑十三年以来,不仅没有实现遏制犯罪预期目标,案件数量反而居高不下,连续四年占据榜首。对此,在国家轻罪治理的总体方针指导下,2023年12月18日,两高两部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出台了新的司法解释。解释实施近一年来,从最高检公布的数据来看,通过立法干预,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醉驾案件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醉驾案件整体情况并未有明显改变。笔者认为,短时间内此类案件的发案量不会减少
近日,备受加密行业关注的龙卷风混币器(Tornado Cash)诉美国OFAC(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一案作出裁定,美国第五巡回法庭认为龙卷风加密交易软件协议上的不可变智能合约(immutable smart contracts)不是常识性的、普通意义上的或OFAC定义下的财产,因此,OFAC 对龙卷风的制裁超出了其法定权限。本案备受加密行业关注,海外讨论热烈,龙卷风的胜利无疑给众多去中心化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