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证据分析图示法基本框架)(图二:证据分析图示法具体操作演示)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和核心。证据审查规范化是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的关键。证据分析是新证据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证据法已经从一个关注规范表述的领域转型为一个关注证明过程的领域。 □证据分析本身是一个主观的判断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内在性、个体性以及抽象性,而图示法能够给一个深思熟虑的判断之形成提供系统的协助,并清晰反映出分析者的真实
马克昌教授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刑法学理论辛勤研究中,著述颇丰,观点纷纭,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一、关于犯罪论体系犯罪论是研究犯罪一般原理的理论,是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论体系如何,直接关系到刑法学体系的科学与否。马克昌教授认为,要建立科学的犯罪论体系,必须坚持以下三点:(1)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在我国,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内心支配与外在表现的统一来界定行为。(2)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隐性含义是协商性司法,然而,我国法律规范并没有明确规定量刑协商机制,实践中出现了种种背离平等协商的量刑协商模式,导致量刑协商被异化,以至于犯嫌疑人或被告人并没有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得到应有的量刑奖励。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立法框架下,应当强化辩护律师的对抗性辩护职能,从对抗性辩护中展开量刑协商,以实现被告人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和兑现司法允诺、释放司法善意。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
4月份的时候,孙长永老师领衔的教育部刑事诉讼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当时团队就在商量,能否以此为平台,召集部分全国范围内的青年刑诉学者开展一系列线上讲座,目的一来是促进同侪交流,智慧分享、教研相长,二来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刑事程序法治的理念,把科研与教学都做在中国大地上。在西政与几家律所还有北大法宝学堂的大力支持下,团队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邀请了包括全国32家高校的40位青年学者以及10位资深专家在内的班底成员,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顺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优质内容出版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学术引领能力,《行政法学研究》积极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于中国知网陆续推出2022年第5期网络首发文章,并于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敬请关注!比例原则在监察调查制度中的适用(汪海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目 次一、比例原则在监察法中的确
刑事诉讼除了要解决被追诉人定罪量刑的问题外,涉案财物的处置越来越得到诉讼参与者的重视,尤其是在金融、证券犯罪等涉众型犯罪案件频发的当下,案涉财物数量极为庞大,对涉案财物的强制措施、管理与处置、执行等程序逐渐成为刑事案件办理的重要内容,引起关注。一、刑事诉讼各阶段关于涉案财物的规定异同刑事涉案财产并非专业法律术语,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涉案财物包括违法所得、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