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体现,而不是量刑规则。不论是从合法权限还是理论解读的角度,司法解释中的帮助行为正犯化都应予以否定。帮助行为正犯化与中立帮助行为理论并不矛盾,其思想基础也不在于罪刑均衡,而是严密刑事法网和轻缓刑罚处罚的双重考量。《刑法》第287条之二中的帮助行为对实际正犯行为仍然具有部分的事实从属性,且由于该行为的业务性特征及法条表述的开放性,应
摘 要本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相较原法在许多方面作出了细化、更新,相应地,检察机关的未检部门需要根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根据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以及法律监督职能的规定,未检工作在监督职能、工作重心、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转变。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法;入职查询制度;监督职能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
为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定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24号,以下简称《解释》)。《解释》于2021年12月31日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现就《解释》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解释》的修订背景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摘要新时代,在各项司法体制改革叠加、检察机关职权运行进行重塑性调整的大背景下,为实现为人民司法,检察机关应将办案与监督一体的检察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检察产品。办案与监督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三种样态,促使检察机关将办案与监督有机融合,实现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目标:通过办案实现监督的精准化、拓展监督的覆盖面,以监督促进办案质量与办案能力提升
编者按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顺应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优质内容出版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学术引领能力,《中外法学》积极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于中国知网陆续推出2022年第2期网络首发文章,并于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敬请关注!摘 要检察一体意味着对检察指令权和整体性的确认,合乎逻辑地开出职务转移,即检察官统一调用制度。统
2022年3月11日19:00-21:00,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检察论坛系列讲座第十九讲在线上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栋以APP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疑难问题为主题进行分享,讲座通过对一系列APP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分析,从司法实务入手着重探讨了办理侵犯手机游戏软件著作权犯罪、手机游戏软件作为视听作品进行刑法保护、打击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假冒服务商标犯罪三者的难点,提出了打击治理此类犯罪的新思路。本次